?。ㄒ唬┙ㄔO背景
大數據是全球生產力、競爭和創新的前沿領域。2018年大數據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對政府治理、經濟轉型、社會服務的支撐作用逐步明顯;數據資源呈現出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交換共享,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的相互融合與增值開發力度增強,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云中心、大數據交易中心、公共信用基礎數據庫等逐步建立并完善。
2018年是建設國家政府大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的關鍵一年,貫徹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深入落實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2015〕50號)、《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國發〔2016〕5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16〕108號)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北京市大數據和云計算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是西城區開展政務大數據中心系統工作的發展指引。
隨著政府數據平臺開放進程加快,大數據在政用、商用和民用領域的范圍不斷擴大,大數據應用處于窗口期。從行業來看,大數據應用呈現階梯式格局,互聯網行業領跑,金融、電信、公共管理等領域不斷嘗試;從數據源來看,商業大數據的自給自足階段正在被打破,政務大數據與商業大數據的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政務數據的開放和綜合應用還有很大空間;從技術角度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集成技術、跨界應用依然有待進一步推進。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北京具有發展大數據的絕佳機遇。根據IDG的預測,我國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11年的7760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6.17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52%左右。我國的大數據市場規模之大為大數據發展提供了大空間、大平臺、大舞臺。
通過圍繞大數據中心開展的政策研究服務、項目建設協同支撐服務、績效評估服務、標桿調研、宣傳培訓、規范與制度建設以及總結提煉與優化服務,實現西城區大數據中心的系統推進思路。進一步深化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合理利用和開放共享,提升西城區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ǘ┈F狀分析
北京已將大數據作為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根據城市功能定位實施產業轉移和提質增效。大數據是轉型核心要素,以政府大數據開放共享助推產業應用深入,即符合北京市產業調整升級的內生需求,也為探索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契機。
近年來,國務院、北京市密集發布了有關大數據工作的文件,全國各地高度重視、大力推進、積極創新,形成了大數據迅猛發展形勢。西城區按照“統籌、服務、精品”的思路開展大數據工作,緊跟大數據發展趨勢,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西城區作為核心區域之一,已在2017年啟動大數據中心建設,為支撐核心功能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數據原發優勢顯現。北京具有良好的數據資源基礎,以西城區為核心和政府機構和與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相關的大型企業云集,有極強的數據生產能力。目前北京市聚集了全國最大規模和最有價值的數據資產,為發展大數據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西城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的工作部署下,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建設和發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礎,已基本形成大數據新格局。目前西城區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推進管理、服務轉型的新階段,大數據為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提供快速、全面、精準、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為西城區科技信息發展的科學決策、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社會服務等提供豐富的手段。
取得成績的同時,西城區大數據資源建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大數據中心的“建管用”運營機制有待進一步推進。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還未有效開展,數據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工作有待進一步開展;
二是信息資源目錄梳理需要進一步推進;
三是政務大數據標準化有待推進,數據的關聯應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是數據資產化管理有待探索,數據資產化目前主要在企業層面開展,但政府大數據與商業大數據的融合應用、數據變現等雖然是重要命題;
五是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健全,數據安全防護有待進一步加強。
?。ㄈ┙ㄔO必要性
大數據中心建設有助于轉變政府職能。大數據中心建設是項系統工程,通過建設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數據標準、格式的統一和共享,利用大數據技術,數據獲取、處理及分析響應時間大幅減少,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有利于壓縮政府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大數據中心建設有助于發展形成區域產業新形態。建設西城大數據中心,有助于促進區域產業新形態不斷出現,能夠進一步催生個性化定制、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一大批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業態。未來我國創新引領的龍頭主要由區域中心城市承擔,能夠推動形成若干差異化、特色化的區域經濟模式和形態,西城作為核心功能區,不但會促進大數據等信息產業的發展,還將為北京市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基礎。
大數據中心建設有助于升級政務服務模式。在數據應用廣泛深入的應用環境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需要大數據支持。西城區需要將掌握的大量人口、法人和城市空間地理等數據,通過分析處理,提供精準服務和面向公眾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務決策。
大數據中心建設有助于支撐北京市科技創新的定位與發展。根據北京市的四大功能定位,其中科技中心定位的具體措施是將北京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科學中心,數據聚合、共享和使用是超前部署應用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的關鍵舉措,要求西城大數據中心建設應立足高起點、高標準,在共享與應用上下功夫。
?。ㄋ模┬枨蠓治?/p>
西城區大數據建設以問題為導向,發展應立足“聚,通,用”,在數據中心系統架構、信息資源、數據標準、數據資產化、服務標準化等方面有序推進。
?。ㄒ唬┥鐣畔⒒l展需求
一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程度,主要看其對大數據資源的使用情況以及使大數據資源發揮多大的價值,西城區信息化應用走在北京市前列,進入到注重以大數據為基礎推動日常管理與服務的轉型階段。西城區政府作為本區信息化工作的推動者和踐行者,需要充分發揮大數據資源的價值和能力,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效能。
?。ǘ┱畼I務管理需求
隨著政府部門行政職能的調整以及電子政務一站式服務的普及,政府業務部門越來越注重對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提供快速、全面、精準、有效的和精細化的管理服務,并注重為公眾提供精準化社會服務。
?。ㄈ┐髷祿Y源共享需求
通過對大數據平臺整體規劃、全區各部門公共數據資源管理評估以及大數據發展趨勢的研究,可以將政務系統外部各種大數據資源根據組織內部需求即時、準確地收集到組織內部,實現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的有機融合,實現數據內部流動與共享,消除組織內部信息孤島問題,為區域大數據發展提供機制創新、方式創新、手段創新的思路。